记者 王义伟
正在进行的国民党主席选举,参选人之一张亚中教授的表现给人印象深刻,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。
第一,准确阐释了“九二共识”的内涵。
在电视辩论中,张亚中问另一位参选人罗智强什么是“九二共识”。罗说“九二共识”就是“一中各表”。张亚中说,罗错了,“九二共识”的真正内涵有两个,一个是一个中国原则,一个是追求统一。
第二,张亚中炮轰朱立伦、赵少康、郝龙斌等人密谋党主席选举,为此和赵少康公开骂战。这是他再一次挑战国民党积弊已久的酱缸文化。
第三,关于两岸关系,张亚中表示如果自己当选国民党主席,将立即恢复“国统纲领”,并代表国民党和大陆谈判,力争任内签署《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》。
张亚中准确阐释“九二共识”,挞伐国民党密室政治,勇气可嘉!
关于他的两岸和平备忘录,笔者的感觉是,不但大陆方面,就是在台湾岛内,不少人对这份文件也是只闻其名、未见真容。大家都知道他编撰了这份文件,但这份文件到底说了些啥,没有去认真品读和研究。
对这份文件,确有必要评判一番。
为避免歧义,先全文转载文件内容如下:
“《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》(草案)
和平是人类的最高价值,两岸应以和平作为推动两岸关系之原则。由于目前两岸仍处于敌对状态,双方认为,基于民族命运共同体,共同努力促使结束敌对状态、创造两岸和平应为两岸的当务之急;双方也了解到,两岸平等相待是促进和平的基础,创造两岸和平、促进两岸融合是未来的必要路径;双方也认知到,本备忘录的签署有助于未来两岸官方正式结束敌对状态、签署和平协议。
基于以上认识,双方愿意达成共识如下:
第一条 (民族认同)
双方认知到整个中国自一九四九年起处于分治状态,但两岸人民仍同为中华民族一份子之事实。
第二条 (主权不分裂)
双方基于各自所属党章及所属‘宪法’,坚决反对分离主义;认识到两岸同属整个中国、整个中国的主权为两岸人民所共有及共享;共同承诺不分裂整个中国的主权,并共同维护其主权及领土完整。
第三条 (治权平等分立)
双方同意,两岸平等相待是促进和平的基础,未来两岸官方签署和平协议后,两岸同意并尊重对方为‘宪政’秩序主体,在平等之基础上发展正常关系。
第四条 (不使用武力)
未来两岸官方签署和平协议后,两岸同意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对方,完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双方歧见,并同意台湾与台湾海峡成为两岸和平区。
第五条 (国际参与)
未来两岸官方签署和平协议后,两岸同意双方与其他政府行为体享有官方关系,在国际组织之共同出现并不意含整个中国之分裂,并有责任共同合作,维护中华民族之整体利益。
第六条 (推动融合)
未来两岸官方签署和平协议后,深化交流合作,并决定在双方同意之领域成立共同体,共同推动两岸的融合。
第七条(互设代表处)
未来两岸官方签署和平协议后,两岸同意互设常设代表处。两岸互设代表机构以及在国际间代表性之地位与方式,将另行商定之。
第八条(对统一后政治制度安排)
双方认识到,追求和平统一是责无旁贷的民族责任,惟对于统一后的政治安排有不同意见。中国共产党主张‘一国两制’是统一后两岸的政治安排;中国国民党认为孙中山先生所主张的‘天下为公’之精神是统一后应有的共同政治制度基础。
第九条 (未来依循原则)
签署后之备忘录在交由双方党员同意后,成为两党推动两岸关系之神圣原则。”
这份文件自2021年8月被张亚中通过社交媒体披露之后,第一,该文件在台湾社会反响不大;第二,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,主张“台独”的人和主张统一的人,均对该文件表达了不满。
台湾媒体刊发了一篇署名“钟秀隽”的文章,认为张亚中的和平备忘录是糖衣毒药,因为在这份文件中,“中华民国”不见了,“三民主义”不见了,国民党妄图用党意绑架台湾人民。
无独有偶,台湾媒体也刊发了一篇署名“陈起疆”的评论,认为该备忘录中的核心内容与“台独”主张“两国论”近似。
综上,笔者的观点为:
首先可以确认,张亚中的和平备忘录,与大陆主张的“一国两制”设想,差距是明显的。读者朋友可以研读国台办发布的两岸关系白皮书,稍作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。
其次,张亚中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有待确认。也许,他是真的想推进和平统一,但囿于台湾政治的现实,所以先用这份文件投石问路,是一种变通的方法;也许,他真是这么想的。
最后,也是笔者最想建议的,既然张亚中教授已经被主张“台独”的民进党和国民党内的“反动派”打成积极推进统一“红统”分子,那就别装了,干脆把这份备忘录修改一番吧。
题目加两个字,“和平备忘录”改成“和平统一备忘录”。
前言部分不用大谈和平了,把“九二共识”放在前面,明确主张一个中国、追求统一。
至于内容,根据“九二共识”的精神做相应的调整即可。
不知张亚中教授以为如何?
预祝他竞选国民党主席大获成功。
期待他将“和平备忘录”修订成“和平统一备忘录”。
诚利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